开朗、健谈,是采访伊始对林嘉豪的印象。正如这个评价一样,与林嘉豪的采访更像是一次和朋友的聚会聊天,全程欢笑不断,讲到工作和生活,他侃侃而谈,神采飞扬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从谈话中完全可以感受到他的自信和智慧。
“我相信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会继续努力踏实地走下去。”当他用坚定的眼神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们深刻的感受到了,一个年轻90后身上所拥有光与热。或许,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国技互联《百万俱乐部》成员的最大原因之一。
虽然年轻,但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无惧他人眼光,全力拼搏,在自己的路上昂首前行。而这也体现在了他的工作中,在从事互联网行业的6年时间里,他领悟到了:营销,就是做自己。因为每个品牌有自己的个性和标签,只有让营销的过程变得自由了,才能够从直觉中去做某些坚持,从而慢慢找到塑造它们的方法和感觉。
与此同时,在这条奋斗的路上,他既创新又严谨、自信又谦虚,用一种近乎“All IN”的执着向前狂奔。他说不愿意用一个数字和排名来固化自己,他更希望做一些有意思,觉得有价值的事情,从而在不断的建立、打破、再建立、再打破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更多的潜力和可能性。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林嘉豪,一起了解这位年轻的《百万俱乐部》成员,究竟拥有怎样的“奋斗法则”。
Q:2016年,从杭州回到温州,为什么会选择成为国技互联的一员,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林嘉豪:2016年,想要跳出原来的工作圈,尝试不一样的生活,再加上归乡情结的影响,所以,从杭州回到了温州。而之所以选择国技互联,更多的是被平台发展和企业管理者的个人魅力两个方面所吸引。
在我个人看来,一个好的平台,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虽然,人还是那个人,但是,不一样的平台,结果却差很多,而当时的国技互联,可以说是我的不二选择。
而且在面试的过程中,尤其是跟金总(国技互联集团执行总裁金建月)的谈话,更加坚定了我的选择。金总对于互联网的格局和见解以及她对国技互联人才培养平台化的理念诠释,都让我深受触动。同时,也让我看到了一位企业掌舵者身上的个人魅力。
Q:2018年业绩达到了100万+,是通过怎样的努力达成这样的成绩的呢?
林嘉豪:我觉得100万+的业绩,其实归结到最后,还是一个不断沉淀、不断积累,进而厚积薄发的过程。就像美国营销大师特德·莱维特的一句话,受众感知的不是品牌,而是他们心中的认同。面对我的客户的时候,我也正是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获得客户的认同,才能够有现在的成绩。
而从事互联网行业6年的时间里,我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接触,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比较成熟的思维模式,从而在面对客户需求的时候,让我能够尽可能想到客户所忽略的营销内容和品牌痛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用自己的专业能力去获得对方的信任。这或许,也是让我现在能够小有成绩的最大原因。
Q:“百万业绩”的达成过程中,哪个项目让你印象深刻?
林嘉豪:应该有两个项目,分别是百先得和龙湾党建,而这两个项目,现在也可以算是我们国技互联在技术开发领域上的经典案例。而对于我来说,则更多意味的是自我的挑战和成长。
这两个项目无论是前期立项、功能规划还是技术搭建等环节,我都一一参与其中,看它们一步步的完成了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倾注了自己100%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一开始,这两个项目,它的产品模型不像现在这样拥有一个完整和成熟的运作体系。虽然,互联网的模式很多,但是只有从中求变和创新,才能够打磨出个性化的模式。因此,两个项目的商业模式、产品架构及运营体系,都是通过我们和客户以及伙伴,一点一滴思维碰撞出来的。
而且,如何精准市场定位、如何让用户对产品感兴趣、如何想到大家没有考虑到的环节……
我第一次深刻的体会到,产品战是一场持久的“攻坚战”,我和我的团队所能做的就是秉持着一种“本分”——用心做好产品,然后不断去打磨产品,以期望能够达到或者无限接近客户的需求。
Q:在多年营销的基础上,有什么经验和心得可以和新人分享的吗?
林嘉豪:如果真要总结的话,我坚信的就是六个字——多想、多看和多学。互联网是一个不断更新迭代的时代,没有什么模式可以永久,只有在模式中持续融入新的知识和元素,才能够适应市场的发展和客户的诉求。
尤其是刚接触互联网营销领域的新人们,更要多去学习和总结优秀案例的成功之道,千万不要眼高手低,以为有了理论,了解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可以一展身手了。我们只有在脑子里储备丰富的解决思路和方法,提高认知维度的深度和广度,比别人更了解别人,才有可能获得认可和成功。
像我现在每天上班前的半小时,我不会急于开展工作,而是把它当做学习的时间。通过看一些梅花网、广告门,还有一些商业周刊的内容,去分析一些案例,从而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储备。
Q:我们了解到,你的工作方向,似乎更多的会偏重于营销策划,可以谈谈自己对营销的理解吗?
林嘉豪:内容营销、场景营销、社交裂变……现在,我们对营销的要求在不断整合、提高。而站在互联网营销的十字路口,只要能抓住它变与不变的核心,就能够化挑战为机遇。
我们营销的变化,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其实都围绕着一个不变的中心“人心”。客户还是那个客户,受众也还是那个受众,只不过抵达人心的媒介,触达和转化的方式,在跟随科技而进化。
因此,我们既要站在客户的角度上,根据客户想要达到的目的去思考营销策划的制定,同时也要熟悉当下的互联网营销产品,懂得如何投放、互动、交易转化,根据产品的特点去抓住受众的心。
此外,我自己最深有感触的一点便是,营销,就是做自己。只有自己有了生命力,才能够赋予产品生命力。每个品牌有自己的个性和标签,只有让营销的过程变得自由了,才能够从直觉中去做某些坚持,从而慢慢的找到塑造它们的方法和感觉。
Q:成为《百万俱乐部》的成员,对你最大的意义是什么?
林嘉豪:既是对过去一年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很多时候,在工作中面对各种各样的要求,尤其是受到产品、能力、经验、行业这些条件的限制,也会有沮丧的时候。
但是,成为《百万俱乐部》的一员,在公司的鼓励和支持下,让我有了更多的底气,相信在这个平台上,自己未来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而从《百万俱乐部》中,我也再一次感受到了我们公司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尊重,让我更加确定一直以来自己的选择都是对的,相信这是一家值得自己不断奋斗的平台。
Q:2019年,有什么新的目标吗?
林嘉豪:不同的阶段,每个人的目标性都有所不同。2019年,除了在业绩上继续发力外,我会更加侧重学习如何带领团队。以前,我是自己一个人,现在,我有了一支团队,如何,把这支团队的能量发挥到最大,一直是我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带领团队的过程中,我可以明显的感受到,他们虽然能够很优秀的完成日常的工作,但缺少一种积极向上拼搏的团队气氛,没有强烈的想要实现某种目标的冲劲,距离所谓的优秀团队,还有着很大的差距。
Q:在你看来,你觉得一支优秀的营销策略团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
林嘉豪:每个岗位都需要有过硬的实力做支撑,而对团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支优秀的营销策划团队,首先就需要拥有扎实的理论知识,需要了解每个广告产品怎么用,拥有什么性能、特点,适合什么样的行业、什么样的人群,什么样的时间段等等,这样才能够以不变应万变,才能够做出好的方案,获得客户的认可。
其次,就是需要拥有创意和创新能力。创意和创新是每个优秀团队的灵魂,大家需要在天马行空的思维下,一起相互启发和激励,同时,团队中的每个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和符号,有自己的策划特色,这样,才能够在思维的碰撞下,从而完成一些看起来不可能的事情。
最后,就像我前面所讲的,要有一种“ALL IN”的冲劲,只有拥有了这个关键的元素,才能够把优秀的东西做的更加优秀,进而创造出营销的卓越和不可能。
Q:你是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之间的关系?会怎么克服困难?
林嘉豪:我始终觉得,工作时候就应该认真工作,玩的时候就应该好好玩。而且,在工作中,我并不喜欢那种很沉闷的工作氛围,我反而会把每个项目都当作是一件有趣的事来看待。
因为,当你不觉得它是枯燥的,无趣的,用一种“玩”的心态去完成它的时候,可能往往会有意料之外的收获。此外,工作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当你的工作达到满意的成绩的时候,不管你生活中的物质方面还是精神方面,都会随之发生变化。
面对工作和生活的逆境,我相信“存在即合理”,选择做生活的勇者是唯一的方法。因为,无论当时的情况有多顺利或者多糟糕,只要你走过去,那就是全新的另一个自己,就像凤凰涅槃一样,而等你再和别人谈论起这些的时候,都只是一段回忆而已。面对困难时,关键的不是能够激励自己的话,而是能不能拥有一颗坚定的心。